胸怀“国之大者”守护绿水青山 ——写在首个全国生态日之际
生态兴则文明兴。
2005年8月15日,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考察湖州市安吉县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以下简称“‘两山’理念”)科学论断。这一论断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理念。
2023年8月15日,我国迎来首个全国生态日。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中国气象局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服务,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科学谋划、扎实推进,守护生态良好。
如今,放眼神州大地,生态文明建设气象支撑进一步强化,气象保障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能力持续提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画卷徐徐展开。
支撑国家战略 高位谋篇布局
立秋时节,浙江省丽水市百山祖国家公园,水碧草绿、气象开阔,吸引了许多省内外游客。
丽水,是习近平总书记“两山”理念的重要萌发地和先行实践地,也是全国首个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市之一。8月7日,中国气象局批复《浙江省丽水市气候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试点方案》,积极推进气候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不断拓宽“两山”转换通道,全方位服务创建全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示范区。
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是中华民族实现永续发展的长远大计,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强生态文明顶层设计、完善制度政策,开启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从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到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再到两次召开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气象工作关系生态良好。首次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于2018年召开,气象部门紧跟国家顶层设计、找准自身定位,一系列务实举措付诸实践:
2018年,组织召开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服务推进会,与生态环境部签署“1+8”战略合作协议。
2019年,全国气象局长会议明确提出构建生态气象业务体系;参与自然灾害防治九大工程之一的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修复工程建设。
2020年,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气象保障工作座谈会,谋划部署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工作。
2021年,出台《生态气象服务保障规划(2021—2025年)》,明确“十四五”期间路线图:到2025年,初步建成一体化、专业化、精细化的生态文明建设气象服务保障体系。
2022年,国务院印发的《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将强化应对气候变化科技支撑、强化气候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强化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气象保障等内容纳入其中,推动生态环境保护气象服务能力建设和业务发展。
今年,印发《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气象保障服务行动计划(2023—2025年)》,召开气候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建设工作研讨会。
……
“两山”理念是气象部门融入生态文明建设大局的重要遵循。当前,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对建立健全气候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提出更高要求。
中国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陈振林强调,要深入推进气候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建设,充分发挥气象趋利避害作用,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气候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作出更大气象贡献。
7月20日,中国气象局党组召开会议,传达学习贯彻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成为重要议题之一。陈振林强调,要加强同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相关部门的互动联动,在气候变化科学研究、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生态旅游康养、生态价值产品转化以及新能源开发利用等方面,发挥气象科技优势和行业特色,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2017年至2022年,中国气象局通过山洪等重点工程和业务项目,大力支持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服务能力建设。
发挥科技优势 锻造过硬实力
不望祁连山顶雪,错将张掖认江南。
芦苇蒲草成片相连,山泉湖水碧波荡漾……位于干旱气候区的甘肃张掖,保留着一片面积达6.2万亩的国家湿地公园。6月末,全国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现场会在此举行。
张掖的水,来自黑河;黑河的水,来自祁连山。作为西部重要生态安全屏障、青藏高原东北部以及河西走廊生命线的祁连山,其水源涵养能力、生态修复治理情况,直接关系到当地及下游大片区域的生态安全。
趋利避害、润泽民生,是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不变使命。在祁连山底色向“绿”而行过程中,常态化人工增雨(雪)作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祁连山西南方,青海气象部门持续聚焦三江源、环青海湖等重点生态功能区,开展人工增雨(雪)作业,划设水源涵养、草地恢复、抗旱减灾等6大类17个重点保障区,实施三机联合探测作业,作业面积覆盖率提升至65%。近三年,三江源地区年均增加降水超过20亿立方米。
青藏高原,是全球气候变化最为敏感的地带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护好青藏高原生态就是对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最大的贡献。而守护好这片净土上的生灵草木、万水千山,更需要计之深远、统筹推进。
在不断对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需求中,气象部门逐渐形成地空天一体化生态气象监测网络,其中瓦里关国家大气本底站近30年来连续绘制“瓦里关曲线”,科学描绘温室气体变化。
青海省气象部门持续推进青海湖湖冰物候和厚度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多年持续开展青海湖湖冰野外调查科学试验。图为2023年2月,青海省气象科学研究所科研人员选点测定湖冰厚度 青海省气象科学研究所供图
2021年8月,全国政协“加强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与气候变化适应”重点提案督办协商会在中国气象局召开。中国气象局作为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适应部际联席会议第一次轮值单位,积极与各部门沟通协作。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工作领导小组站在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对世界负责的高度,调动国家级和省级力量协同落实,切实守护好“中华水塔”。
如今,雪域高原上的监测站网愈加密集、手段愈加精细。
锚定“双碳”目标——中国气象局启动运行温室气体及碳中和监测评估中心,山西、湖北、浙江、江苏、广东等分中心也相继成立;我国第一个“自上而下”反演大气二氧化碳源-汇变化的碳监测同化反演核算系统——碳监测核查支持系统建成,能够准确区分全球、中国区域、省市、格点等不同尺度自然碳通量和人为碳通量。
赋能系统治理——山水林田湖草沙,绿色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气象部门每年发布生态气象公报,制作生态气象监测评估服务产品,为政府及发展改革、自然资源等部门提供生态保护与修复科技支撑。河北、湖南等省气象局开展针对重点湖泊、水域面积、洪涝干旱以及水质的卫星遥感监测评估;陕西、内蒙古等省(自治区)气象局为京津冀风沙源治理、石漠化综合治理、三北防护林建设、国家公园试点等重点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提供监测预测评估。
开发绿色能源——气象部门持续推进风能太阳能气候资源开发利用气象服务,建立了风能太阳能月预测业务,完成全国风能1公里分辨率、太阳能10公里分辨率精细化评估,服务全国千余个风电场、太阳能电站,风能太阳能资源预报时效提升至14天,预报精度和准确率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气象部门还利用风云气象卫星,建立起全国生态遥感评价指标,为生态功能动态监测评估提供重要技术支撑。从卫星视角看中国,十年来,黄河、长江流域以及秦岭、三江源、黄土高原、东北地区、京津冀地区、毛乌素沙地等重点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绿色昭示未来 绿水藏金富民
经济发展不是掠夺自然的“竭泽而渔”,生态环境保护也不是困守青山的“缘木求鱼”。
浙江安吉,“两山”理念发源地,今年年初成功申报“中国天然氧吧”——气候舒适期大气负氧离子含量高达1237个/立方厘米,空气质量优良率维持在95%以上。依托山清水秀的生态“背景板”,露营基地、文创产业园等新业态不断涌现,引来了八方游客,也富了当地村民的“钱袋子”。
黑龙江五常,阿里郎农业机械化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的水稻连续多年获得气候品质“特优”等级评价。标志虽小,却为农民谋得大福利,帮助水稻每亩增收1400多元,同时还为“五常大米”打上了防伪标签。
湖北咸丰,坪坝营2021年成为全国首批“避暑旅游目的地”之一,旅游人数迅速增长。“气候品牌效益让县内各大景区尝到了甜头。”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田守兵说。
……
在气候品牌创建方面,“中国天然氧吧”“中国气候宜居城市”“避暑旅游目的地”“气候康养市(县)”等“金字招牌”抢抓机遇、扬优成势。它们或由气象部门牵头,或有气象部门助力铸成,为地方加持魅力属性,转化成实实在在的效益。
目前,我国已累计组织创建“中国天然氧吧”313个、中国气候宜居城市(县)58个、避暑旅游目的地37个,有力推动气候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成为气象部门、地方政府和相关行业机构等共建共享的惠民工程。
一方水土产一方物。从黑龙江五常大米、浙江紫笋茶,到重庆巫山脆李、内蒙古突泉紫皮蒜,观察这些地方特色农产品近年来的品牌化之路,可以看到气候为它们提供了“科学实锤”,也助益经济效益达到最大化。
品牌化后的天气气候,日渐从城市血脉里的基因、人民记忆中的意象,一跃成为盘活生态资源、带动地方产业发展的有力抓手。据初步统计,82.7%的“中国天然氧吧”空气优良天数达90%以上,81%旅游收入增长明显。
气候品质认证结果为“优”的海南昌江“红玉”芒果 张亚杰 摄影
高质量发展之路,带来不断增进的民生福祉——
城市更宜居了。2023年,海南省气象部门建立基于卫星遥感的南海海气二氧化碳通量分压差算法,构建基于卫星技术的碳汇经济价值核算体系。大气负氧离子生态监测站、气象观测站等为三亚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提供气象保障。
绿色发展动力更强了。陕西省商洛市气象部门组织专家团队筛选出气候舒适、生态环境质量优良,适宜旅游、休闲、度假、养生的区域,柞水溶洞、商南金丝峡、柞水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等地热闹非凡,以“凉资源”带火“热经济”。
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
而今,气候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建设又成了中国气象局全力推进的新课题——海南省、浙江省丽水市、陕西省商洛市将试点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气候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为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作出更大气象贡献。
青山不语,大河奔流。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美丽中国,一往无前。(叶奕宏、刘钊、张晓晨、金泉才、雷蕾对本文有贡献)
(作者:王亮 责任编辑: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