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类型

登记测试

{{postExcerpt33}}

验收测试

{{postExcerpt34}}

性能专项测试

{{postExcerpt35}}

信息安全测试

{{postExcerpt37}}

其他检测服务

{{postExcerpt38}}

公司动态
江苏满星测评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拜访陕西省气象局和西安市气象局
2022年7月28日,江苏满星测评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带队,拜访陕西省气象局和西安市气象局。
行业资讯
日期:2024-09-05 09:22:41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山地冰川加速融化,我国山地冰川也正在经历强烈消融,冰川径流总体呈现增加趋势。冰川加速融化是否会促进底部的温室气体释放至大气,以及冰川退缩后融水系统是否会释放或吸收温室气体?冰川融水横向迁移过程会对下游补给区水生生态系统碳循环带来怎样的影响?这些科学问题在中、低纬度山地冰川鲜有报道,需要进行基础性监测和深入研究。 基于此,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以下简称“西北研究院”)冰冻圈科学与冻土工程重点实验室杜志恒副研究员联合北京师范大学、兰州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大学等单位科研人员,选取我国祁连山最大的大陆性冰川——老虎沟12号冰川作为研究对象。首次对我国山地冰川不同消融季节冰川末端冰洞、冰川融水中甲烷和二氧化碳浓度及其同位素等指标开展了原位在线监测。 这份发表于2024年7月的研究结果显示,冰川末端冰洞内存在较高的甲烷累积现象(高达5.7 ppm,比大气中甲烷浓度高约3倍),对应于较低的二氧化碳浓度(低至168 ppm,比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低约2.5倍),数据表明冰川消融伴随着甲烷的排放和二氧化碳的吸收。此外,研究发现,冰川末端融水亦存在甲烷的排放(3.7-108.3μmol m-2 day−1)和二氧化碳(−65.76−-8.32mmol m−2 day−1)的吸收现象。值得关注的是,冰川融水中甲烷的排放和二氧化碳的吸收随着融水向下游迁移,甲烷的排放和二氧化碳的吸收表现出减弱的特点。 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甲烷的生成主要归于乙酸发酵型,但是热成因甲烷生成方式并不能排除。本研究强调,山地冰川如同一个个“烟囱”正在向大气排放甲烷,但是与高纬度极地地区发育的大冰川相比,其浓度和通量大小处于“中等水平”。特别是中低纬度山地冰川退缩区,温室气体排放后与大气中温室气体快速混合,如何准确并系统化地监测山地冰川温室气体排放量是目前最大的挑战。 甲烷作为地球的第二大温室气体,在全球变暖过程中导致的增温强度远高于二氧化碳。该研究成果为更好地认识山地冰川融水区以及下游河流或溪流温室气体排放之间的关系奠定了基础。研究证实了山地冰川消融过程中伴随着甲烷的排放和二氧化碳的吸收;未来仍需进一步加强冰川消融与温室气体源汇过程研究,特别是随着冰川不断加速消融,冰川及融水系统温室气体源汇如何变化、未来温室气体排放量级等科学问题亟需进一步研究。 该成果以“Characteristics of methane and carbon dioxide in ice caves at a high-mountain glacier of China”为题发表在期刊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西北研究院杜志恒副研究员为第一作者,北京师范大学王磊博士后为通讯作者。该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项目和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项目等联合资助,以及祁连山冰冻圈与生态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的支持。 图1.祁连山老虎沟12号冰川末端冰洞与裸露地貌特征 本文图均为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图 图2.不同时期冰洞内甲烷、二氧化碳浓度和其同位素特征 (原标题:研究证实:山地冰川消融如同“烟囱”正向大气排放温室气体) (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王选辉 责任编辑:曹锐怡)
日期:2024-08-29 15:14:57
编者按:未觉夏已尽,时序已新秋。此时,蝉鸣渐散,秋风渐起,浓云渐淡。凉风有信,弱冷空气拂去夏燥,细雨如丝,暑热渐消凉而不寒,秋高气爽,天高云淡景致清新。而在我国南方,“立秋处暑正当暑”,“秋老虎”正大肆发威。如此不同的感观究竟为何?让我们跟随秋季的脚步,一同探索天气与气候的奥秘。 专家顾问: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 马学款 牛若芸 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特聘专家 朱定真 在雨中体验“秋凉” 常言道:“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秋雨,不似春雨那般温柔细腻,也不似夏雨那般狂放热烈,它是季节更迭的使者,带着一丝凉意,悄无声息地降临在这片渐显萧瑟的大地。秋雨纷纷,丝丝凉意,似乎应验了这句谚语,这其中蕴含着怎样的科学道理呢? 从天气层面来讲,“一场秋雨一场寒”是由于北边的冷气团向南移动,与我国南方相对较暖的气团交汇,产生降水,并引发气温下降。当冷空气逐渐控制局地时,温度下降便尤为明显。 “一场秋雨一场寒”天气现象的原理示意图 制图:袁旷卓 李倩 审图号:GS(2019)1822 从气候角度分析,夏至过后,太阳直射点由北回归线逐步向南移动,北半球的日照时间缩短,太阳向北半球投射的光线愈发倾斜,使得北半球高纬度地区接收到的热量持续减少。同时,地面辐射冷却也日益显著,使得北半球高纬度地区的冷空气逐渐积聚并加强,这导致来自西伯利亚或蒙古地区的冷空气南下的频率增加,强度也逐渐增强。在此过程中,我国南方的暖湿气流随着太阳辐射逐渐向南半球偏移而减弱。当不断增强的冷气团与南方逐渐减退的暖湿空气相遇时,暖湿空气逐步退却,冷空气的影响范围随之向南扩展,气温随之下降。 此外,当某区域被冷空气控制后,晴朗夜间较强的辐射冷却作用,叠加冷平流的影响,人们对于“一场秋雨一场寒”的感受便会更明显。 然而,“一场秋雨一场寒”这一说法存在一定的地域性。对于华北、东北和江淮地区的居民来讲,这句谚语极为贴切。但在华南地区,立秋后气温变化较缓,距离明显降温尚有一段时间。(穆俊宇) 秋高何以气爽? 随着“一场秋雨一场寒”而来的,还有碧空如洗、秋高气爽。诗人杜甫在《崔氏东山草堂》中记录下天空高远、空气清新的秋季场景,“爱汝玉山草堂静,高秋爽气相鲜新。”此后,“秋高气爽”一词成为描述秋季天气的代表性词语。 “秋高”主要是因为大陆高压逐步控制了大部地区,凉、干的气团带来了凉爽和干爽,冷高气压气团带来了不易形成对流的天高云淡、云雨少的天气。 而感到“气爽”,最主要的原因是空气中水汽含量减少。夏秋季多雨,大量雨水使大气中的尘埃杂质颗粒沉降,大气更为干净。当秋季高层大气出现冷空气时,低层大气的温度已降低,很难出现下暖上冷的不稳定状态,此时对流云较少出现,整层大气的水汽含量少,因此,给人以“干爽”之感。另外,降水使空气中的负氧离子增多,也使人感到空气清新。前期的秋雨,更是洗刷了空中的尘埃。 从环流来看,夏季过后,南方暖湿气流减弱,大陆上的气压由低值系统向高值系统转变;而高空副热带高压的南撤往往缓于地面高值系统南移,使高低空同时受高气压控制,整个大气表现为下沉运动,加之大陆高压阻挡,南方的水汽很难向北输送,进而天空由水汽凝结成云的情况也相应减少。因此,秋季的晴天总是天高云淡。 此外,晴空辐射也是让公众在秋季感到舒爽的重要原因。晴朗的秋季,地面白天受太阳照射迅速升温,夜晚天空中没有云层遮挡,地面热量向大气中散失,出现明显降温,导致昼夜温差较大。这在秋冬季节尤为明显,此时昼短夜长,太阳辐射较强,而云层较薄,无法有效阻挡地面的热量向大气中散失。(李悦) 为何“猛虎下山”高温依旧? 当夏日的炎热渐渐褪去,人们满心欢喜地迎接秋日的凉爽时,“秋老虎”这位不速之客总爱在这时造访。 “秋老虎”,指的是立秋后天气并不会马上变凉,反而还会有一段时间日射强烈、气温回升、酷热难耐,民间把这种天气形象地比喻为“秋老虎”。 每年“秋老虎”盘踞的时间长短不一,可能是半个月,也可能长达两个月,有时可能去而复返。最早出现在8月底至9月初夏秋交替时节,最晚则会在9月中下旬至10月初冒头。需注意的是,不同年份受大气环流等因素影响,“秋老虎”出现的范围和强度可能会有所不同。 那么,是谁在助“秋老虎”之威呢?我国位于东亚季风区,秋季正是东亚夏季风环流向冬季风环流转变的过渡期,此时,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以下简称“副高”)原本应南落东撤。但如果出现以下几种情况,使副高强度偏强、西伸北抬,其控制区域内的下沉气流会抑制对流活动,导致空气中的热量无法有效散发,使地表温度进一步上升,就可能出现“秋老虎发威”的情况。 首先,西太平洋暖池升温,给副高持续提供能量,成为“秋老虎”的“饲养员”。其次是北方冷空气较弱,中纬度的西风急流又较强,环流呈纬向,冷空气在极地堆积,不易南下。另外,大气环流和气候系统的调整具有一定滞后性,虽进入秋季,但前期积累的热量仍未完全消散。全球气候变暖也在推波助澜,大气层保温效应显著,使高温天气更易形成,且持续时间更长。 一般来说,“秋老虎”更喜欢出现在长江中下游及江南、华南北部等地。有时,黄淮地区等地也能觅其踪影。不同地区,“秋老虎”的表现也有所不同。南方的“秋老虎”相对凶猛,高温天气持续时间长、强度较大;而北方的“秋老虎”相对温和,早晚较为凉爽,主要体现为“闷”。 有研究统计了过去四十年秋季副高特征的演变情况,结果出现副高面积增大、西伸脊点西进的趋势。这意味着,“秋老虎”影响我国的区域有扩大的可能。(黄琬婷) 立秋之日凉风至? 8月7日8时9分,我国迎来立秋节气。北方人开始普遍感受到宜人的凉爽气息,纷纷感叹古人的智慧。民间谚语亦有“立秋之日凉风至”,便是精准概括了这一现象,即立秋后,早晚与午间温度差异逐渐明显,人们的体感温度也随之发生显著变化。 随着立秋的到来,北方地区最为显著的季节转换特征,莫过于早晚温差的日益扩大。 温差变化的背后,是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首先,太阳直射点的南移,直接导致北半球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逐渐减少。在傍晚至夜间,地面迅速释放白天积累的热量,温度急剧下降,尤其在没有云层遮挡、水汽含量较低的晴朗秋夜,辐射降温效果尤为显著;而清晨时分,地表尚未被太阳充分加热,因此,会相对凉爽,加之秋夜渐长,为这一过程提供了更充足的时间。 此外,地理位置与海洋的调节作用同样重要。在华北、东北等地区,纬度较高,日照时间缩短,使这些地区的温差变化更为明显。而在长江流域以南,尤其是华南等沿海地区,虽然立秋已至,但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高温高湿的天气仍将持续一段时间。 面对如此显著的温差变化,人体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不同的环境温度。早晚虽然凉爽宜人,但也可能因疏忽保暖而导致公众出现健康问题,特别是老年人、儿童及患有慢性病的人群要加以注意与防护,防范因温度大幅波动诱发的呼吸道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等风险。我们建议采用“洋葱式穿衣法”,即通过多层衣物的叠穿,使人们在面对温差变化时能灵活调整着装,既保证了舒适感,又避免了因过度或不足着装而带来的不适。同时,保持室内通风、合理安排作息与饮食、关注天气预报等,也是应对温差变化的重要措施。(李倩) 打卡秋日限定美景 晚霞: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秋季傍晚,晚霞常常是人们拍照记录的对象。 秋季大气环流形势发生变化,天气晴朗少云,大气透明度高,阳光更直接地穿透大气层,这为晚霞的形成创造了有利条件。 此外,秋季气温逐渐降低,大气垂直运动相对较弱,空气较为稳定,有利于尘埃、水汽等微粒在大气中停留,为晚霞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散射介质,同时,云层的形态也相对稳定,更易形成色彩斑斓的晚霞。 冷涡蓝: 在秋季,天空经常呈现出一种特别的蓝色,被网友形象地称为“美颜蓝天”,这种蓝天也被不少人称为“冷涡蓝”。 冷涡,是在对流层中高层存在的具有冷中心的低气压系统,通常形成于西风带高空槽中。当冷平流加强并深入高空槽内时,有可能切断槽线,进而形成闭合的低压系统,这便是冷涡。 “冷涡蓝”的形成,主要归功于冷涡带来的冷空气和晴朗天气。冷涡作为一个逆时针旋转的闭合环流,其后部的偏北风会携带一股股冷空气,吹散空气中的污染物,并使大气中的水汽含量减少,抑制了云层的形成,从而呈现出清澈的蓝天。冷空气还会使气温降低,一扫夏日的高温闷热。 秋叶: 陈绿向参差,初红已重叠。入秋后,层林尽染。 秋叶变色是气温变化与植物叶片内色素种类变化的共同作用引起的。进入秋季后,昼短夜长,昼夜温差大,叶绿素合成变慢、分解加快,而耐低温的类胡萝卜素分解减缓,相对含量增加,因此叶片显现出黄色。 红叶树种多是因为花青素与叶绿素的含量发生变化而变色。影响红叶变红的主要气象因素包括最低温、最低温出现的时间、气温日较差、日照时数、降水量等。其中,温度是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当连续5日滑动日平均气温降至14℃以下,日最低气温降至4℃以下,红叶树种进入变色初期。气温日较差连续大于当地秋季月平均日较差30%以上时,红叶树种叶片细胞内两种色素对比显著,色彩艳丽。当日最低气温小于或等于4℃的有效积温达9℃时,红叶树种进入最佳观赏期;当最低气温降至0℃及以下,出现明显霜冻后,红叶树种会迅速进入最佳观赏期。(李悦) (责任编辑:曹锐怡)
日期:2024-08-22 17:06:18
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亚洲水塔,是地球第三极,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是中华民族特色文化的重要保护地。作为国家重大标志性科学工程,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自2017年启动以来,组织2600多个科考分队次28000多人次,进行青藏高原全域科考,持续开展覆盖青藏高原五大综合区内19个关键区的全域科考,不断解码地球第三极。 8月18日,第二次青藏科考成果发布会在西藏拉萨召开。会上,第二次青藏科考队队长姚檀栋发布了第二次青藏科考系列重要成果。 位于青藏高原的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新华社发 创造极高海拔科考多项世界纪录 极高海拔地区是全球气候变化的预警器和放大器。第二次青藏科考于2022年至2024年连续组织开展了巅峰使命珠峰、卓奥友峰、希夏邦马峰科考,创造了多项世界纪录。 首次在海拔8830米架设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自动气象站并持续运行;首次实现了巅峰使命和探月工程能源高新技术的融合应用,保障极低温环境科考仪器的能源供给;首次利用高精度雷达获得了珠峰顶部的连续冰雪厚度剖面和准确冰雪厚度;首次利用浮空艇创造了9050米世界最高海拔环境要素综合观测纪录。巅峰使命极高海拔综合科考将深化人类对青藏高原环境变化新认识,促进“从0到1”的世界级重大原创科考成果新突破,为守护世界上最后一方净土及全球生态环境保护作出新贡献。 19万年前青藏高原就有人类活动 第二次青藏科考发现了青藏高原人类活动与人类适应青藏高原的新证据,提出青藏高原最早人类活动可能出现在19万年以前,早期现代人群可能在距今4万年前深入到青藏高原腹地。第二次青藏科考综合评估了青藏高原人类活动的时空格局,提出了青藏高原绿色发展路径。 气候暖湿化导致亚洲水塔失衡 第二次青藏科考发现,亚洲水塔的变化是链式响应过程变化。亚洲水塔每年的水汽净输入量超过1万亿立方米,目前亚洲水塔地表总储水量超过10万亿立方米,约是黄河200年的径流总量;气候暖湿化导致亚洲水塔失衡,既表现为冰川、积雪等固态水体快速减少与湖泊、河流等液态水体广泛增加的固液相态失衡,也表现为内流区水资源增加与外流区水资源减少的空间分布失衡;模型预估表明亚洲水塔21世纪将进入超暖湿阶段,亚洲水塔失衡将进一步加剧,亚洲水塔整体供水能力增强,同时冰冻圈灾害风险将进一步增大。 已发表新物种超过3000个 第二次青藏科考构建了基于遥感技术与地面调查相结合的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分类体系,揭示了过去15年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变化规律、整体趋好的态势以及青藏高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逐步提升。第二次青藏科考通过对青藏高原薄弱与关键区域大量野外考察,在生物多样性方向取得一系列新的发现。已发表新物种超过3000个,其中动物新物种205个,植物新物种388个,微生物新物种2593个;发现猪尾鼠回声定位能力等生物性状;重新发现一批被认为已经灭绝或多年未见的物种如墨脱百合等。通过评估,科考团队提出了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体系优化方案。 (原标题:解码地球第三极——第二次青藏科考重要成果集中发布) (来源:《光明日报》2024年08月19日 08版 作者:尕玛多吉 傅强 责任编辑:曹锐怡)
日期:2024-08-15 08:44:30
专家顾问: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马学款   站在北京奥林匹克塔上,按下快门,北京钟鼓楼与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同框;站在怀柔群山中,举起相机,让箭扣长城与70公里之外的北京商务中心区合影。在通透的蓝天下,北京的各大著名地标格外清晰。 8月11日,“冷涡蓝”下的国家体育场(鸟巢)。蒋芷晴 摄影   近期,我国华北地区的天空呈现出一种特别的蓝色,透蓝的天空中白云朵朵,被网友形象地称为“美颜蓝天”。这种蓝天在气象学上被称为“冷涡蓝”。这一独特的天气现象,不仅让公众享受到清新空气、欣赏到美丽蓝天,也引发了大家对冷涡的好奇。什么是冷涡?它是如何形成并影响天气的呢?   冷涡,是对流层中高层存在的具有冷中心的低气压系统。它通常形成于西风带高空槽中,当冷平流加强并深入槽内时,有可能切断槽线,进而形成闭合的低压系统,这便是冷涡。影响北京地区的冷涡,根据其中心位置的不同,主要可分为东北冷涡和华北冷涡两种。由于冷涡是一个闭合环流,其引导气流弱,移动速度相对较慢,因此能够对某一地区产生长时间的影响。 8月12日,北京南郊观象台的气象雷达。李根 摄影   “冷涡蓝”天空的形成,主要归功于冷涡带来的冷空气和晴朗天气。冷涡作为一个逆时针旋转的闭合环流,其后部的偏北风会携带一股股冷空气,吹散空气中的污染物,并使大气中的水汽含量减少,减少了云层的形成,从而呈现出清澈的蓝天。冷空气还会使气温降低,一扫之前的高温闷热。 8月12日,游客在北京市什刹海公园划船。刘倩 摄影   冷涡不仅带来蓝天,还可能引发降水,特别是强对流天气,因此需要特别关注。冷涡能引导中高纬度干冷空气南下,当低层受暖平流和太阳辐射的影响而增温时,常常形成“上冷下暖”“上干下湿”的不稳定层结,从而产生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冰雹甚至龙卷风等强对流天气。   未来几天,华北地区仍将持续受到冷涡的影响,大家可以继续享受这份“冷涡蓝”美景。但同时需注意低涡影响下华北地区的分散性对流天气。   (作者:刘蕊 王畅 责任编辑:蒋芷晴)